【5G與AI商業應用與智慧財產權研討會紀實(三)】—AI之商業應用

施立成/微軟全球助理法務長及台灣微軟公共暨法律事務部總經理

紀錄:楊博翔 國立台灣大學法律研究所經濟法組三年級

 

壹、前言

      1956年達特矛斯會議中由馬文·明斯基(Marvin Minsky )和約翰·麥卡錫(John McCarthy)首次提出AI的概念,而成為AI發展的元年。往後的十年間為AI第一次的高速發展期,往後半世紀的歲月中,AI的發展中間因為技術上無法突破的瓶頸而停滯了幾次。一直到2017年時,AlphaGo打敗世界圍棋冠軍柯潔,使大眾開始相信AI有可能追上人類智慧,開始引起大眾廣泛的關注。如今,配合5G和大數據漸趨成熟,AI的發展又將迎來新一波的高速發展。

貳、AI近年的快速發展

      AI近年發展漸趨成熟主要來自ABC三項因素:演算法(Algorithm)的技術突破配合晶片發展的成熟,是促成AI發展的第一個因素;其次,大數據(Big Data)是支援AI的另一項必備要素之一,從產業的標準而言,能夠提供與全球超過70多個資料中心連結的高效雲端服務才足以因應以十億為基本單位的大數據應用;最後一項刺激AI發展的因素則是雲端運算(Computing Cloud)。

      近年科技產業創新的發展歷程,從2005、2006年的雲端運算,而後陸續發展的物聯網(IOT)、終端裝置(Edge),直至最近備受關注的人工智慧(AI)。從微軟的角度來看,現在的世界已經是由智慧雲端和智慧終端結合的世界。一方面將大數據上傳至智慧雲端,另一方面透過智慧終端與大眾連結。而現階段已經有許多智慧終端裝置,無論是個人手機、智慧眼鏡,甚至在鞋子、衣服上都可以加入晶片,也包括近年漸趨成熟要邁入產業高峰化的電動車及自駕車。而近年另一項促成AI諸多應用得以實現的科技便是5G技術。透過5G低延遲、高頻寬的特性能使雲端和終端間資料的連結、計算、分析和預測可以即時的互動、反應。

參、AI對人類生活的影響

      AI是否會取代人類的工作? 從科技及社會演進的趨勢來看AI必然會取代部分人的工作,特別是若工作的內容無法加值而僅是處理高重複性的簡單流程,則該項工作被AI取代的風險便很高。然而,AI也會為社會創造新的工作機會,如資料分析師、基因分析師等。總而言之,AI只是一個工具,重點是將AI和人類智慧(HI)結合,透過AI幫忙減輕重複性、單純流程性的工作,由AI做初步的資料整理、分析,但後階段需要人類創意、同理心和判斷的部分,則仍需要由人類完成。

      需要強調的是,AI僅能協助人類決策,而非代替人類做決策。這點也涉及AI倫理的落實,即凡是牽涉到人類的自由、健康或可能妨礙人類個人求學、貸款、申請工作等基本權利時,便不應該單獨交由AI判斷決定,只能由AI提供建議。

      前述雖然提到AI各種強大的效能,但AI也有其弱項。AI固然能夠在固定框架下有相當傑出的表現,如AlphaGo在2017年時擊敗世界第一棋手柯潔,但圍棋仍是在固定格數的棋盤中,配合過往歷史累積的棋譜供AI學習,才能達到這樣的成果。反之,AI尚無法跳脫固定框架外獨自提出新命題,僅能由人類提出命題,再由工程師進一步透過程式及演算法,讓AI具體實現。

      但無可否認的,AI從過去到現在已經有長足的進步,在聽說讀寫方面都已經有很大的突破。不同於以往,我們僅是利用科技幫助我們學習,現在AI也已經可以反過來學習我們。如搜尋引擎搜尋特定字詞後,網頁便會主動提供其他相關資訊供我們參考。

肆、對元宇宙的討論

      在現在手機不離身的數位時代中,元宇宙進一步將數位世界與實體世界結合,提供人們在數位世界中沉浸式的體驗,如電影中一級玩家、駭客任務所描繪的未來景象。

      產業界目前認為元宇宙應該會朝三個方向發展: (一)持久性:元宇宙應該以一個開放的方式進行,單一公司縱有某些技術的專利也不應該因此得主張排他權阻止他人進入元宇宙,以持續供大眾使用。(二)去中心化:金融商品、身分辨識非由中心的一家公司專屬管理,而是運用類似網路HTTP協定的共享方式進行。(三)共同進化:強調元宇宙是一個社群的概念,每個人在元宇宙中都可以用自己的想法創造自己的生活環境。

      元宇宙在法律方面的討論中,則包含誰有權利可以建立或設定元宇宙?在元宇宙這樣的虛擬平台中,人們所使用的身分應實名還是匿名?在元宇宙中創作內容的人是否有法律上的權利阻止其他人修改及利用其內容?

      至於元宇宙未來在B2B企業經營模式下,在設備方面應該要能夠支援多種設備類型;而就用戶身分,則應該較少爭議而會利用企業員工、合作夥伴或客戶在既存的商業實名制下進行,以確認用戶及商業交易的真實性;在應用方面,也期待元宇宙可以縮短實體世界的時空限制,創造更多如數位轉型、協同辦公、設計討論、流程優化等解決方案;最後,企業也會希望能用元宇宙反映真實世界企業的生產環境,來進行更突破性的預測或沙盒實驗。

伍、微軟在台灣應用AI的實務分享

      在COVID19疫情期間,微軟與臺大醫院、部立桃園醫院合作,進行遠距醫療,預防快樂缺氧。所謂快樂缺氧,又稱寧靜缺氧,是指感染COVID19的病人,在發病期間病人的血氧可能在其不自覺的情況下快速掉落,在病人尚未發覺的時候就已經到達危及生命的缺氧程度。要預防快樂缺氧的發生,除了需要將血氧偵測提早至到院前外,透過AI更可以幫助第一線醫療工作者及醫院決策者對關鍵的即時資訊進行分析、處理,除了有助於提高效率外,也可以幫助醫護人員減少許多危險性、重複性的工作,大大提升醫院的管理效率和病患使用醫療資源的體驗。

 

 

講者簡歷

姓名:施立成

現職:微軟全球助理法務長/台灣微軟公共暨法律事務部總經理

學歷:

1. 國立政治大學商學院經營管理碩士

2. 美國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法學碩士學位

3. 國立台灣大學法律系法學組

簡介:

微軟全球助理法務長、台灣微軟公共暨法律事務部總經理以及香港商領英台灣分公司總經理,除加入微軟亞洲區公共暨法律事務部領導團隊、擔任亞洲區永續發展工作組共同主席及支援微軟大中華區營運暨行銷事業群外,並積極投入公共事務,如獲選台灣美國商會會長及理事、國際技術授權主管總會中華分會理事長、美國加州大學柏克萊法學院校友會會長、台灣科技產業法務經理人協會副理事長、中華民國資訊軟體協會常務理事及東吳大學法學院兼任助理教授。施總經理深根於科技產業多年,活躍於官學領域,持續將微軟全球視野引入台灣,助力台灣資訊軟體產業政策發展與世界接軌,並致力推廣永續發展、智財權、資訊安全及AI倫理等新興科技議題。

-------------------------------------------------------------------------------------------------------------

本篇文章著作權歸屬撰稿人,其內容與見解不代表智慧財產局